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太阳达到黄经315°时,我们就称之为「立春」。立春是中国民间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 梁 萧绎《纂要》
立春特色 因为农历是阴阳合历的特殊原因,在农历闰年会有二十五个节气,而次年可能只有二十三个节气,不过也有次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情况。 立春,由于其特殊的时间性,位于腊月中气的「大寒」与正月中气的「雨水」之间,在农历平年,会在正月或者腊月,在有「双立春」的农历闰年,就会在正月和腊月各有一个立春时节,而次年则可能就没有立春,例如2016年农历猴年便是一个「无春年」。 在本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无春」的年份有37次,年初立春的年份有12次,年末立春的年份有14次。
立春习俗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花信为「迎春」。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花信为「樱桃」。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花信为「望春」。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 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 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 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 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唐 杜甫《立春》
鞭春牛 早在周朝时,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队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车子、擎青色旗帜,人们吹着牛角号、唱着「青阳曲」,舞动羽毛仪仗,跳着云翘舞,隆重举行迎春仪式。
立春饮食 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特别是对于体弱的人来说,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要想杀菌并防寒,在饮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冲」食物的次数,对预防伤寒感冒等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大有益处。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春是温暖,冰融水流,春是生长,万物复苏,春是生机,鸟语花香。在新的一年中,祝你我在新的旅途之上邂逅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