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中元节到了!但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返回列表
    查看: 19790|回复: 1
    收起左侧

    [话题] 中元节到了!但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4 1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襄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元节、七月半、鬼节。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中元节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少……


    一、
    中元节的由来,你清楚吗?
    微信图片_20170904151643.jpg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中元节这一天,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自己的祖先。


    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每个人都有父母,基于这种思想和对先人的感情和责任使然,中元节势必也会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


    二、
    传统民俗:古人怎么过“鬼节”?

    1、放河灯
    微信图片_20170904151745.jpg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微信图片_20170904151907.jpg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有些地方,到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祭祖
    微信图片_20170904152047.jpg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6、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7、放天灯
    微信图片_20170904152054.jpg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三、
    中元节的饮食习俗,吃什么有讲究

    1、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2、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3、吃粗茶淡饭
    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4、吃扁食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四、
    文人笔下的中元节盛况

    微信图片_20170904152057.jpg

    学者夏仁虎先生,写过一组题为“旧京秋词”的诗,其中一首写莲花灯:“小队儿童巷口邀,红衣蜡泪夜风摇;莲灯似我新诗稿,明日凭扔乐此宵。”诗后说明:“中元夕,里巷小儿结队,持莲灯以嬉。齐歌曰:‘莲花灯、莲花灯,今日点了明日扔。’”描绘的正是我们当年过节的情景。

    邓云乡先生在《燕京乡土记》特别描绘了中元节的蒿子灯,“青光荧荧,若磷火然。《京都风俗志》所谓‘于暗处如万点萤光,千里鬼火,亦可观也。’”试想在黑黝黝的小四合院中,在飘着夜来香的七月之夜,廊檐下,垂花门边,甚至在偏僻的小胡同中,这该是怎样的情趣呢?其趣味就在“青光荧荧”上。如果在上千支光的电灯照耀下,光同白昼,便索然无味,又哪里去觅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的朦胧之美呢?


    邓先生又怅然写道:“在北京玩过莲花灯的人,如果客居异地,逢上这样的节令,哪能不思念这轻盈、美丽、朦胧的莲花灯呢?……有一年初秋在京,凉得很早,匆匆数日,已过了中元节,不禁想起幼年玩莲花灯的事来,便写了一首小词《念奴娇》云:新凉数日,又匆匆过了,中元佳节。檐下清阴清几许,树上月华迟发,院落居邻,绳床小坐,意趣何幽绝。渐忘漏永,似疑鸳瓦霜泼。


    五、
    中元节文明祭祀
    网络祭祀

    微信图片_20170904152100.jpg
    网络祭祀,就是在网站上为死去的亲友建立一个网络墓园,每逢清明节、中元节,亲友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友献花、上香、点烛、献贡品、点歌等。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以及文明祭奠方式的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祀。只要登录活动网站,就可向死去的亲友敬献鲜花、写下感言,表达缅怀之情。有中国祭奠网、中国祭祀网、祭拜网、思念网等众多的网络祭祀平台,操作方面,使用灵活,不污染环境。

    六、
    传统方式祭祖,这些消防安全知识要谨守!

    我们的长辈们还是会通过焚香、烧纸钱、点蜡等活动祭祀祖先。那么,下面这些消防安全提示必须要关注一下:
    1、在山上祭扫时,严禁动用明火、吸烟、烧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防止山火。
    2、不要在小区内草坪上、燃气管道旁、高压电线、汽车旁、化粪池边、芦苇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烧香纸,燃放爆竹,防止因燃气泄漏或引燃沼气而发生爆炸。
    3、祭扫如需点烛、烧纸、点香、燃放鞭炮,请清理周围可燃物,并进行现场守护,待火完全熄灭方可离开,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4、大风天请避免点烛、燃香、烧纸和燃放爆竹。
    5、祭扫活动中,严禁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


    最后小编给您说说中元节的“禁忌”!
    (以下内容仅供娱乐,不传播封建迷信)

    “中元节禁忌”
    150451160755366.png

    中元节本身源自祭祀!意义在于敬祖!更是一件能影响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不被中断的事情。所以请重视中元节!重视祭祀的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4 16: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66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