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平昌地处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地带,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当年只有25万人口的平昌,就有3万人参加了红军,5000多名英烈捐躯。在这里,诞生了胥光义、赵兰田、何云峰等7名平昌籍的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孕育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被称颂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烈士。这些为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和革命家庭,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伯坚烈士)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清明节,为悼念革命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平昌鹰才职等技术学校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扫墓活动。
今日一早,平昌鹰才技术学校1000余名学生身着校服、高举队旗,列队先后来到“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祭扫革命烈士。
老师们敬献鲜花
学生依次敬献鲜花
祭扫仪式上,首先由鹰才师生代表缓缓走向纪念碑,向长眠于此的刘伯坚烈士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烈士的追思之情,接着全体师生向长眠于此的英魂默哀3分钟。此时烈士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默哀3分钟)
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安静有序的来到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重温革命历史,感受英雄事迹 (参观刘伯坚烈士纪念馆)
(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
革命先烈们用鲜血谱写了伟大的人生。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和赞扬,他们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祖国建设的精神,把他们的事迹流传下去,展示我们新时代年轻人。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慕青之交,也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