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增广贤文》里记载过一句话,现代
    返回列表
    查看: 20831|回复: 2
    收起左侧

    [话题] 《增广贤文》里记载过一句话,现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8 15: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增广贤文》里记载过一句话,现代的老人也经常挂在放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意思是儿孙自有子孙的福分,父母不必为其担心。
    提到这句话,很多人只知道上句,却不知道下句,其实对比上句,下句才是经典,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这个典故,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有个秀才姓罗,他因家境贫寒考场失意,最后只能远离家人,到其他地方当个教书先生。
    罗秀才有妻有儿,妻子是大家闺秀,他不在的时候只能妻子来干家务,妻子不擅长干家务,所以只能儿子妻子一起管理家务。
    在外过了几年,罗秀终于休假回家过年了。见到自己7岁的儿子,很满意,就想考他的对对子,好送他去上学。
    罗秀才指着天,先出了一个“天”让他对,儿子平时只懂家务,所以根本对不出,母亲在一旁干着急就指着地,结果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鸡屎,儿子心领神会,对出了一个“天”对“鸡屎”。
    罗秀才大怒,又厉声问他“父亲”对什么,其母怕丈夫气坏,就指着自己,想让儿子对“母亲”,结果儿子看到了奶,就对出“奶”。
    罗秀才听罢,对自己蠢笨的儿子终于死心,他既恨自己与科举无缘,又对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出家当和尚去了。
    罗秀才突然离开,对这个家打击很大,但他的妻子慢慢想开了,就用农忙的闲暇时间悉心教导儿子,后来又积攒钱财为自己儿子请名师。
    果然,他的儿子进步飞快,后来一举高中,成了状元。
    为了感激自己的母亲,他的儿子中了状元后就为母亲过寿。出家的罗秀才听了,非常高兴,急忙赶回家探访。
    但看门的人不认识他,就禀报说有个和尚来化缘,罗母开始给他钱,他不要,后来还请求见新科状元,见到后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这句话的下句其实是告诫天下父母,儿孙自有他们的福气,智力也是一样,只能因势利导,而不能强逼或者放任,否则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对子女付出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
    林则徐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女逐渐长大,已经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不必为子女过于操劳担忧。如果子女有福,即使两手空空,也能白手起家;如果没福,就算你家财万贯,最后也是任其挥霍,坐吃山空。
    这时候做父母的可以适当地给他们一些人生建议,但不能管得太紧,让他们有束缚感,毕竟这样会使双方徒增烦恼,也不利于家庭和谐。
    到了一定年纪,该花的钱就花,想去的地方就去,该放下的放下,该淡忘的淡忘,背负太多,身体受不了。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辛辛苦苦半辈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爱好一定不能少,一来可以消遣时光,二来可以择交而友。
    管好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要坚信,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19:03:55 该用户使用手机APP登陆平昌零距离论坛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增广的确是个好东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23:33:55 该用户使用手机APP登陆平昌零距离论坛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现代社会,有些也不适用啦。
    现在要复杂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