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永远的恩情一一我的父親母親
    返回列表
    查看: 21341|回复: 4
    收起左侧

    [话题] 永远的恩情一一我的父親母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9 04: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再过两个月,我的父親将跨入90岁的门坎了,而我的母親在8年前就离我们远去。岁月更替,我也将老,父親母親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在我们的记忆中更加深刻。

    我的父親母親都是1930年出生的人。我的父親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最后,除了两个姐姐,他是男子中的老五,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叫他老五。他的大哥早年被拉壮丁到了贵州,听说死在贵州的独山县。大爹是结婚后离开家中的,家中有我的堂哥堂姐,后来大娘招夫上门生活。他的三哥听说也是被迫当了壮丁,后来回到家乡后不多年就生病逝世,三娘改嫁别处,在我老家没有亲人。他7兄弟姐妹中只和两个姐姐、两个哥哥生活时间长些。而现在我父親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在前几年先后离去,只有他一个人还健在。

    我的母親的情况我就了解得不多了,听说她是过苦日子长大的。她13-4岁就死了父母,后来由她大爹大娘收养,一直到同我父親结婚。当时结婚的年龄才18-9岁。由于我母親的大爹大娘有田有地的这一家庭背景,我们家一直随我母親被定为下中农。直到1980年,不再看重成份,我才当上了兵。因为我当上了兵,家中的历史开始有了光亮,我的家庭的政治背景才有所改变,我父親母親心里的阴影才逐渐抺去。

    我的父親性格刚强。听说他小时候也是不依不挠。有一年秋收时节,因为不按时背谷草,晚上雷雨来时,爷爷就叫他把谷草背回来,他也就在黑夜冒雨去把谷草背了回来。他对我们子女的要求也是强硬的。在我的记忆中,他对我们几个兄弟都是严加管教。我记得,1967年左右,我老家山上和对面山上因为派性对打枪声不断,他回家不敢久留,在一个下午时候翻山到县城的单位,不懂事的我再三也要跟他一路,他把我打一道又一道我也不回家,一直跟到他跋过山囗到背山面一个叫“险岩子”的地方,他跑到一个树林里躲着,我看不到他时,才哭哭渧渧自己返回,他也才往单位去。那时我大概不到五岁,听说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走过那么远的山路。当然后来我还是理解了他,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怕我们遭受连累(派性时可能对大人是会乱抓的)。还有就是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可能是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大概因为我没有按时起床,他叫我起床我却懒床不起,把我从床上拖了起来,我也就睡在地上,他也继续打了我一顿。在当时,他对我们的要求是不能睡懶觉。相比之下,我的姐姐、大哥和么弟可能被打少一些,因为姐为大、么弟小,家中条件相对好些困难少些,矛盾不那么突出;而我的大哥少年时就成为一个残疾人,是经不起打的,自然不会挨打。我父亲对我们的管教,我到成人才有所理解。困难时期,子女太多,不管不行,不严不行,注意方法也不行。都是为了我们成人,都是为了我们有所作为,他心中充满着无比的爱心。所以,我当兵到了云南边防,当时战事频繁,他和母親看到战事报道,为我流了很多泪水。实在放心不下,还不顾自己身体不好,专程前来边防实地看我。就是现在,对我们也是关怀备致,问寒问暖。也只有到了现在,我身为人父,才更加理解了我的父親母親。

    也许正是因为我的父親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爱心,使他在年轻时才显得有所作为。据说他在23岁时就在一个乡的学校当了校长。后来他还当过识字班干部学校的老师,在当时的县政府的文化科工作过,由于身体原因,最后在一个单位当会计直到退休。

    我的母親自从与我父亲结婚后,由先前的县城老街上的人,到了乡下生活。从没有做过农活的她到乡下还得砍柴割草养猪养牛,生活可谓艰辛。听她说因为家中没有劳动力,在吃大锅饭的年代我母親是要和主要劳动力一样去打谷子的,我母親也只有硬撑,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那时无论怎样劳作,生活都是不能保障的。尽管如此,她千方百计也要让我们少挨饿,千方百计让我们吃上点好东西。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母親每次上街都要给我们买饼子′麻花之类的小点心回来,估计她上街要回来时我们就在门囗等着。而家中的食品她是节俭地给我们吃的,生怕吃断了顿。比如有一年端午节做的包子在小端午时也还有锁在柜子里的,她是不会让我们大吃大喝的。因为那时太困难了,多少次我们让母親生气,她都差点不能生活下去。我的母親为了我们兄弟长大成人,的确是受了很多苦。包括我的妻子不知道,我的女儿没听说,有的甚至我的兄弟也不清楚。因为我的父親在县上工作,实在对家里帮助不了多少。我记事时,父親只有23元的月工资。

    的确是1978之后,我们家从政治上经济上都才发生了改变。大概在1984年我母亲才到了县上和父亲一起生活。由于她从小就是老街上的人,对于县城的生活,她很快就能适应。跳舞、晨练她都是能来的。记得是2003年,她都已经73岁了,还参加县上的老年人登山活动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从县领导手中接过了奖状。

    我的父親退休后本来生活也是很好的,他写一手较好的毛笔字,也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写一写家族史写一写时代的颂歌,在一些刊物还有所发表,有几篇还获得奖励,生活也过得充实。可是到了2006年6月,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去医院看病人时,病人床前氧气瓶出事,使他眼晴受到伤害。在那段时间里,他处于十分复杂的心里状态,一方面他不愿意因此事让别人为难;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自己无辜的受伤。最终我们尊重他的意见,在作出较大让步的情况下,得到适当的补偿达成一致意见,否则这事可能在更大范围内造成大的影响。

    现在,我的父親随着年事增高生活多有不便,但他仍然表现出追求崇高的精神。2006年县城老街发洪水不少居民受灾,他赋诗抒情还到民政上去捐了1000元钱,我们事后是从报纸上得知此事的。他没有留下真名,但我们看到报道像他的名字他才给我们说的。

    其实我的父親是非常节俭的,是没有以人为本的节俭。热天很少用空调,冬天烤火也是把火调到最小档的,墙上的挂钟本应该用五号小电池他却挷上一个用旧了的一号大电池,有时出门还穿着一双胶鞋,一般生病也不愿意到县上的医院诊治,而是到小诊所买点药应对。当然我们想这种节俭的传统是要保持和发扬的,只是不能以不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为代价,不能与以人为本相违背。

    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目的,就是让全体民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真心祝愿我的父親在有生之年也要尽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9 08:31:15 该用户使用手机APP登陆平昌零距离论坛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为你这篇人身报到点赞!敬老爱幼,是中国人的美德,同时为你祝福!为平昌更多老人祝福!为对平昌县建设的各级领导,和几拾年來为平昌建设供献精力的各界领导!和幸苦的平昌人民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9 08: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码字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9 0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我们都欠父母的,还要珍惜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9 10:39:36 该用户使用手机APP登陆平昌零距离论坛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岁月更替,我们也会终将老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