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人民楷模!平昌这位老人入选四川好人榜,看看你认识吗?
    返回列表
    查看: 19884|回复: 0
    收起左侧

    [平昌动态] 人民楷模!平昌这位老人入选四川好人榜,看看你认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30 1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9年3月“四川好人榜”名单
    在江油揭晓
    全川30位好人入榜
    其中平昌一人入选"助人为乐"好人
    大家一起来看看你认识吗?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328.jpg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335.jpg

    关于周尚学的事迹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338.jpg
    党性永存为人民   老骥伏枥助发展
           周尚学,男,生于1946年4月,中共党员,原平昌县林业局退休干部。从1965年4月参工到2002年8月退休,周尚学已整整工作了37个春秋,把自己的黄金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奋斗,开拓进取,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从只读过初中到林业局局长,多次被国家、省、市(地)、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我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党培养教育了我,不管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346.jpg
    周尚学获得平昌县首届新乡贤
    退休不退党
           退休后,已在成都安享晚年的周老始终不忘学习,时刻关注国家发展。看到平昌县老干部局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老干部助力脱贫攻坚倡议书,立刻主动联系了老干部局,了解家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暮去朝来,在周老主动与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反复沟通下,周老回乡助力脱贫事业的念头愈发浓烈,而子女不能陪伴身边,老伴需要人照顾。在这两难之际,他反复思考后,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情感,2015年4月,毅然携老伴从成都返回平昌,自愿承担起了助力家乡发展的重任。他说:“退休不等于退党,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能忘。”  
    人老心不老
           回到家乡,邻里乡亲和曾经的老部下都不可思议的问道:“周老,你不是在成都享福吗?怎么又回来了啊,这儿条件又差,离城又远,很不方便啊。”这时,他总会严肃的说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培养了我,教育了我,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党性不会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退,现在,家乡的发展现状很不乐观,正是需要人力的时候,也正是我焕发余热为家乡尽献绵薄之力的时候。”周老一席话掷地有声,也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深深地影响着身边人。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354.jpg
    周尚学生活照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造成村民生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周老回到青云镇通马村老家,看到眼前的一切,不顾年老体弱、舟车劳顿,立马找到村两委班子成员,了解通马村现状和眼前面临的困难。村支部书记王军劝道:“周老,您刚刚从成都回来,先回家好好歇息一下,身体重要,等休息好了,我们去给您详细介绍好吗?”周老笑着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无数为脱贫事业不懈努力奋斗中的普通一员,大家都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分昼夜,我虽人老但心还不老,可不能搞特殊哦。”
    腿跑断只为家乡更美
           “请问周尚学老人家住哪儿啊?”老干部局工作人员来通马村看望周老。“找周老啊,那你现在可能去家里找不到人哦,他可是闲不住的啊,你去施工现场看看。”随着村民的指引,只见一位头戴安全帽的老人,正和施工人员交流着什么,不是周老还有谁。
    近年来,在没钱的前提下,周老积极在各个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共计125余万元。修建文化展览馆、文化广场、三国文化纪念馆和村委办公室,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在文化广场建设中,到林业局争取了9万多项目资金用于绿化工程,并带头出资6000余元,发动亲友捐资3万余元现金,号召老百姓自愿出资70余万元,动员老友技术人员段业浩垫资25万元并参与修建;鼓励信用联社退休干部王百成回乡投资创业参与青云新城建设,引进产业开发商廖传东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乡村酒店并发展300亩桃园产业,解决了贫困户80余人就业问题;在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中,亲自参与跑项目,亲自监督抓质量,争取到10公里土坯路项目,现已有3公里竣工;亲自沟通为百姓谋福利,为村上争取了堰塘修建、病塘整治项目资金50余万元和自来水项目资金28万,解决了300余人饮水和灌溉问题……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358.jpg
    嘴说干只为村民和谐
           “这水是你家的吗……”“你给我断了试试……”正值早餐时间,一阵隐隐约约的争吵声随风入耳,周老立即放下刚刚端起的早餐,寻声而去,连忙制止争吵。经过了解,原来是两位村民为了水源问题起了争执、闹起了矛盾,在周老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共识,化解了矛盾。回到家,饭已凉、茶已冷……
           在邻里相亲之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矛盾纠纷,如村上聚居点和道路建设占地、贫困户评选等问题,甚至是张家的鸡吃了李家的菜、王家占了赵家的地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这些纠纷又让村干部感到棘手无策。这时,周老总是挺身而出,第一个赶到现场,主动化解矛盾。他说:“因为我们年龄较大,且多是邻里乡亲长辈,再难缠的村民都会或多或少的遵守村里的老理,会给我一点薄面。”
           “老周啊,都快十一点了,早点休息吧,明天再看吧”,老伴从睡梦中醒来。“快了,快了,等看完了就休息,明天还要给乡亲们宣传呢。”近年来,党和国家的优民惠民政策很多,每当有了新政策、新思想、新动态,周老都会率先学习好,及时向村民传达宣讲,有时一场宣教活动就是一上午,他总会坚持到最后,让村民都弄懂,确保上面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下来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走访非贫困户,“一对一”的做思想工作,不仅利用自己在家乡的一点威望、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长辈优势,更是认真钻研“心理学”化解途径,实现矛盾隐患早化解。

    微信图片_20190330113402.jpg
    心操碎只为扶危济困
           除了是“基础设施建设引路人”、“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乡村文化振兴推动者”,还是“扶危济困好心人”。村上的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生活、成长、教育等问题一直是周老的心病。过去的学校已成危房,因此,周老主动找来村上干部、老党员一同商量孩子的上学问题,积极去教育部门争取项目、带头筹划参与修建新学校,还隔三差五的与学校联系关心孩子们,为孩子们上课、讲故事,并主动结对联系了2名困境儿童,担当了“爱心爷爷”,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势为孩子弥补缺失的爱。同时,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资捐物合计5000元;在老人家心中,扶贫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任务,自愿对接帮扶2户贫困户,定期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贫困户和留守儿童,送上关心关爱和祝福;筹资引进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大家发家致富;带头动员亲友和广大群众为贫困户捐资捐物合计5万余元。
    几年来,周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政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考察乡村示范基地,引进先进经验,争取项目、引资创业、自筹自建、赴身一线助脱贫,带头搞产业、做示范,修建产业路。在周老的率先垂范协调引领下、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在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通马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变化,民风民俗得到大幅提升,满满的正能量遍地开花。
    今天,只要一说起周老,通马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周老是好人啊,你看,现在道路通畅、学校精美、广场宽敞、民居美观、干群融洽、邻里和谐……这些都饱含着他老人家的心血和汗水啊!

           周尚学说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培养了我,教育了我,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党性不会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退,现在,家乡的发展现状很不乐观,正是需要人力的时候,也正是我焕发余热为家乡尽献绵薄之力的时候。”一名退休的老党员,不遗余力的为家乡的发展奉献着余热,用高尚的道德情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