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百万人关注的80后平昌女子,入围全省典型人物评选!(内附人物简介)
    返回列表
    查看: 21253|回复: 2
    收起左侧

    [平昌动态] 百万人关注的80后平昌女子,入围全省典型人物评选!(内附人物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5 18: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月29日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举行
    “奋进新时代 共享新发展”典型事件(人物)
    网络投票评选活动
    微信图片_20180605182655.jpg
           2018年,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将在成都召开。这次大会是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是全省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隆重热烈、团结鼓劲、务实奋进的浓厚氛围,省残联在全省上下同步组织开展了“奋进新时代 共享新发展”典型事件(人物)评选活动。
          经广泛征集、层层推选,五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最贴心的量服个案”候选名单脱颖而出,现进入网络投票阶段。主办单位将结合网络投票,综合评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10件、“最贴心的量服个案”10个。
    214.jpg
    平昌县镇龙镇居民刘秀娟
    入围“最贴心的量服个案”候选人
    老话说,小城故事多
    咱们平昌从来就不缺那些饱经沧桑的正能量。
    请大家为我们的“最美平昌人”投上一票吧
    ↓↓↓
    微信图片_20180605182651.jpg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投票)

            两个月前,新华社手机客户端发布一篇文章,讲述了平昌女孩刘秀娟身残志坚却不断追逐梦想的故事,引起了上百万人的关注。
    1523187951705.jpg
    全文内容如下
    ↓↓↓
           新华社成都4月6日电(记者 吴文诩)“每一天怎么过?扫地、洗衣、做饭、锻炼、看书。听老人念生活经、讲故事;和少年在一起,回归青春年少;和孩童在一起,重温童年;问候每一位来往屋前的行人,打听有关五湖四海的消息……”
    1523188044355.jpg
           这是四川省平昌县镇龙镇万家村村民刘秀娟日前写在朋友圈的新诗,文字质朴,却满含对生活的热爱。

           17岁时,刘秀娟由于高位截瘫被迫辍学在家,面对困境,她通过读书寻觅自强之路。如今,32岁的刘秀娟已累计在刊物上发表五十余篇诗歌,还在村子里建起一间有600余册书籍的爱心书屋。

    苦难中生出“心翼”
           刘秀娟的网名是“心翼”——这其中有“身体虽然有缺陷,但若是心中长出翅膀,仍然能够抵达梦想之地”的含义。与人交流时,刘秀娟总是面带微笑,声音柔和有力,仿佛生活从未在她身上留下过任何苦难的印记。
           十几年前,刘秀娟上山打猪草时摔了一跤,因为当时没有外伤,就只涂了点膏药。直到2003年,刘秀娟在当地县医院被确诊为“高位截瘫,脊髓损伤99%”,病因竟然是那次摔伤的后遗症。
           “后面听医生说才晓得,那次摔伤导致骨裂,时间久了脊髓发炎化脓。”母亲王秀兰说,那段时间女儿心灰意冷,多次有寻短见的念头。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说想看书。神奇的是,看的书越多,刘秀娟的精神状态竟然越好。“吃饭也看,大半夜的也还看,简直‘着魔’了。”
           “家里买不起轮椅,瘫痪后在床上躺了三年,臀部生了褥疮。现在坐久了会特别疼,每次最多只能坐10分钟,就不得不站起来。”刘秀娟说,医生也要求她多活动脚,以免出现萎缩。
    1523188057594.jpg
           既不能久坐,还要锻炼双脚,读书又该怎样办呢?在刘秀娟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她自制的特殊“读书装置”——先在一张网购的医用专业康复桌面上加装一个纸箱垫,再将放书的支架固定在纸箱上,当刘秀娟站起来后,支架的高度刚好和眼睛的高度一致。支架侧上方还有一根粗木条,一端插在窗户里,另一端用绳子吊在房檐上,以供双手握住支撑起整个身体。
           刘秀娟说,为了更好地读书和写作,她已经翻旧了两本工具书,一本是1800页的《现代汉语大辞典》,一本是3000多页的《辞海》。“除了读书笔记外,也经常写一些随笔。”
           2016年,驻村帮扶干部杨兴国偶然间读到了刘秀娟的作品后,马上推荐给当地的报纸杂志。同年4月,《巴中新报》首次刊发了刘秀娟的文章。自此,刘秀娟笔耕不辍,先后已有五十余篇文学作品在《巴中散文》《巴中文学》上发表。
    41acb41c6c874fdc9a16789d426728d5.jpeg

    大山里建起了小书屋

           每天清晨,伴着初升的朝阳,万家村小学的十几个孩子总是会先到“秀娟爱心书屋”逗留会儿,看看书再去学校上课。“山里的孩子除了教材,其他能读的课外书非常少。秀娟这个书屋提供了一个可以借书读书的机会。”村里70岁的退休教师刘星照说。
           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各类书籍一应俱全。记者发现绝大多数书甚至还备注了拼音和解释。“村里读书的多是些老人、孩子,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刘秀娟说。
           为何会想要办一个“爱心书屋”?刘秀娟介绍,去年上小学的侄女从南充回来看望她,小侄女被家里各种各样的书籍吸引了,捧起书就看了整整一下午。看着侄女聚精会神读书的样子,再想到前几年自己想读书却无书可读的艰难,刘秀娟萌生了要在村里开办爱心书屋的想法。
           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刘家把公路边三间养蚕房打扫收拾一新。刘秀娟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几百本书,加上爱心人士捐赠的200余本书,办起了这个山村“图书馆”。
           “爱心书屋”建好以后,成了村里人常去的地方。尤其是村小的孩子们,最喜欢围在书屋看书,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刘秀娟还会耐心地答疑解惑。
           为了贴补家用,也为了有钱买书,刘秀娟在爱心书屋旁开了一个“小超市”,卖些油盐酱醋。看到村里人剪发不方便,刘秀娟又自学理发,义务为村里老人剪发。此外,她还自学了电脑,帮助村民办理手机充值和网上购物。
           提起秀娟,万家村的村民都夸她自强乐观,是个“热心肠”。村民刘学书说,命运对她不公平,但她却从没有抱怨过,反而一直在帮助和鼓励身边的人。
    cadd64a63e4445b997906b32f9f2b3c4.jpeg

    我也有一个梦想,那是一座藏书破万的图书馆

           对于未来,刘秀娟有自己的打算。“三十二载春秋,人生已然度过上半场,下半场就定格为坐姿吧,以坐着的姿态把99%的沉重加1%的希望转化为1%的沉重加99%的希望。”
           “目前来看,首先要在村里办个快递网点。因为受制于地理位置,所有包裹快件只能到相隔十来公里的镇上提取。”刘秀娟说,村里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非常不方便。
    535.jpeg
           种花是刘秀娟另一个爱好。向日葵,波斯菊、桂花、樱花……凡是能找到种子或种苗的花卉,她都亲手种植在房前屋后。她在日记中写道,“播种时,妈妈说秋天不会有收获,我笑笑不说话。春日种下一株株向日葵,不为秋天里享有她的果实,只是想看她在阳光里一天天成长的样子,喜欢她一心向暖、无畏风雨的生之信念。如果秋天有幸品尝她的甜美果实,那是大地的恩赐,唯有感激造物眷顾。”
           刘秀娟说,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而精神生活反而显得荒芜。“书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给养,让我心中有了一座永不沉没的小岛屿。”刘秀娟说,有生之年,自己要在村里建一座藏书万册的图书馆。“我正在申请加入电商平台,准备出售村里的土特产,攒钱丰富书屋的书籍种类。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能够关注山村文化发展,捐赠一些书籍,哪怕是二手书也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5 21:55:58 该用户使用手机APP登陆平昌零距离论坛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6 00:37:20 该用户使用手机APP登陆平昌零距离论坛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我去她家看过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