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将帅碑林—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返回列表
查看: 20649|回复: 1
收起左侧

[平昌动态] 将帅碑林—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5 17: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JPG

将帅碑林全称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郊南龛山顶,碑林的建造旨在纪念和缅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


为了纪念和缅怀红四方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199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川陕苏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巴中市城郊南龛山顶的200余亩土地上建立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目前已建有:将帅碑林纪念馆、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碑林长郎、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刘伯坚烈士纪念像、红军陵园、奉献碑、标牌碑,安放飞机一架,共嵌碑2288块,刻红军英名8.5万。内有1932名将士立单碑,他们分布在29个省、市、区。其中四川494人,北京338人等。其中有:元帅1人,国家领导13人,大将3人,上将24人,中将71人,少将209人,省军职584人,地师职1063人;有女红军148人,夫妇红军108人,刻入英名纪念碑的8.5万人中有省军职948人,地师职2898人,27—37年牺牲的师团职烈士1124人,红军烈士7、7万人,知名女红军138人,同时编印了《碑林专刊》两期、《碑文集》(上中下)、《红军将士作品选》、《碑林大事记》共计3万册。现在,将帅碑林已成为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中国碑林史上又一宏大景观。是现在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


自建成20余年来,碑林办公室的全体同志,在艰苦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200余次走访行程80余万公里,拜访了1000多个单位,5000多名红军将士及亲属。征集到江泽民、乔石、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洪学智等中央首长、高级将领、红军将士的题词500余件;收集红军将士、红军烈士名录13.8万余人,红军史料近3000册工3亿字以上,红军将士的简历、照片手迹5000余件;收集红军将士捐献的纪念物品一万余件。

2.JPG

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建在南龛山顶,在上山途中,可以看到山壁上有不少当年红军的石刻宣传标语。


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位于碑林长廊西端,用红色花岗石雕塑了十位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的半身像,他们是: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先念、倪志亮、张琴秋、周纯全、傅钟、曾传六。


塑像像座用黑色的花岗石镶嵌,设计构思简洁明快,寓意深刻。长宽比例按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观点的“黄金分割”法设计。纪念座下的三级U型阶梯,代表一、二、三、四个方面军,后边合为一线,表示三个军会师后为一体。像高1.5米,通高4米.像座正面镌刻个人简历和捐款单位、题字。


纪念像园平台的正面正中,是徐向前(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1901-1990年,元帅)、陈昌浩(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1906-1967年)、王树声(时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1905-1974年,大将)、李先念(时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军政委,1909-1992年)。

3.JPG

碑林长廊

紧挨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的,就是碑林长廊。碑林长廊是将帅碑林的主体工程,共三处。主要为红四方面军将士镌立个人纪念单碑。长廊以纪念像园为中心,向左右起伏蜿蜒,依山就势而建,全长近800米,廊宽6米。金黄色琉璃瓦廊顶,转角处建八角亭。纪念碑镌刻红军将士的个人简历、头像,还有配偶及子孙的姓名或捐建者姓名。整个长廊,十分壮观。目前止,在长廊内已嵌个人纪念单碑3280多块。

4.JPG

标志碑

在碑林长廊曲弯处,有一座标志碑。碑高10米,顶端是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炬,下端由三棱六面的梭标头造型而成。一、二面由张爱萍上将题写“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名和红四方面军的军旗组成;三、四面是江泽民总书记题词:“长征·丰碑永存”和毛泽东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五、六面是“红四方面军战斗历程路线图”(1927—1937),它包括从七里坪出发,到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及从1935年红军开始长征到星星峡所走过的路程。

5.JPG

“红军魂”雕塑

魂”雕塑是通江籍老红军赵明兴之孙、北京田华四公司第七工程处处长赵新平捐资5万元所建。它是似山非山,似景非景,似人马而非人马的雕塑。它以抽象和想象、动与静相结合的造型,采用逆光投影的方式建成。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寓意:“军”是一只勇往直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军队。“魂”不仅是军人之魂,而且是军队之魂,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灵魂”。表达了人们对为国捐躯、功不可灭的红军将士的无限敬仰和哀思。它象征这支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强柱石,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6.JPG

刘伯坚烈士纪念像

“红军魂”旁边,是刘伯坚烈士纪念像。刘伯坚,1895—1935年,是我国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四川平昌人。曾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1935年在江西大余被敌杀害。有著名的遗作《带镣行》。“刘伯坚烈士”系邓小平同志所书。塑像造型,身着西装,左手握书,右手插于裤袋,站在高山之巅,两眼凝望远方,寓意他对革命事业高瞻远瞩。时刻为革命的发展而勤奋学习,为革命斗争形势的艰巨而凝思。该像园系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秘书长李永贵先生,捐款8万元建成。

7.JPG

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

从刘伯坚烈士纪念像再往前,是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位于碑林园内北侧,主碑呈四面体,高9.7米。寓意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碑系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所建。“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的碑名,分别由李真将军、张志坚将军题写。纪念碑通高12.23米,寓意通、南、巴、平四县的12万人参加红军并建立了1省2道23个县(市)的苏维埃政权(巴中共有12万儿女参加了红军,其中有4万人牺牲)。第一圈直径12.3米,寓意红四方面军解放巴城时间是1933年1月23日。整个碑区的直径为27米,寓意为1933年2月7日在通江县成立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主碑的下方有张震、张万年、迟浩田、耿飚、秦基伟、罗青长、童小鹏、廖汉生、刘志坚、肖克、万海峰、王平等领导的题词。碑身及四周嵌花岗石碑268块,碑中刻有红军名录10万人,该碑系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秘书长李永贵先生帮助捐款10万元建成。


纪念馆先后接待了温家宝、刘延东、洪学智、杨汝岱、杜青林、刘奇葆、张学忠、张中伟、杨国宇、罗青长、苏毅然、杨德清、刘书田、刘亚洲、林佳楣、王定国等1000多位重要领导、高级将领,3000多位红军将士及亲属,400多万社会各界人士视察、参观。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福建东南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全国200多家新闻单位宣传报道。2002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2003年8月,被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和省国防教育委员正式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已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5 17: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平昌就有两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