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巴中老人被骗15万,竟是因为....这类老人千万当心
    返回列表
    查看: 22556|回复: 0
    收起左侧

    [话题] 巴中老人被骗15万,竟是因为....这类老人千万当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8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老人上当受骗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据公安部门一线办案民警统计,五十至七十岁的老人最易成为受害者。民警提醒市民,子女一定要多和老人交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老年人也要提高警惕,明辨是非。

    1、案例 — 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老人被骗15万
    2014年底,巴州警方打掉一诈骗团伙。后经调查,刘某、段某、邱某等三名男子自2012年以来,窜至巴州区,先后实施诈骗案件23起,共计现金60余万元。23起案件的受害者均为老人。
    2016年6月,巴州区清江镇一老人相信“钱能生钱”,被骗走了4800元现金。
    今年8月,巴州区一老人上了诈骗团伙的当,损失15万元。受害者回忆,案发当天上午,正在睡觉的他迷糊中接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成都市公安局民警,要求核对身份证信息。随后,对方声称有人利用其身份信息盗窃银行百万巨款。此时,老人有些害怕,便在对方的指引下,将15万元汇入了指定的诈骗账户。案发后,老人后悔莫及。
    640.webp.jpg
    2、探究—老人易相信身边“权威人士”
    巴州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蒋光夫介绍,老年人的信息来源渠道陈旧、盲从意识严重,对很多新事物容易相信身边“权威人士”(包括各类挂名“专家”“退休干部”等)的声音,加之个别老人有“贪小便宜”以及“希望成功”等心理,会出现固执地瞒着家人、自作主张不计后果进行投资的情形。
    除老年人自身原因之外,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也远远不够。统计发现,被骗老年人大多未与子女共同居住,有的还是丧偶后独居,缺乏家庭关心照料。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精神空虚的弱点,在老年人感情缺失的时机,主动嘘寒问暖,大打温情牌,以拉家常、谈恋爱、帮理财等为幌子骗取老年人的信任,与老年人建立亲密关系伺机行骗。
    640.webp (1).jpg
    3、盘点—骗子行骗五大伎俩
    电话诈骗:也是最常见的诈骗伎俩,骗子打电话冒充法院、公安局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老人的子女在外地“犯罪”,需要大量现金处理解决,或称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出了车祸,需要汇款救助。老人“救子”心切,就会把钱汇到指定账户,等查明事实才意识到被骗。
    看病消灾:对于比较迷信或患病的老人,骗子先以问路的方式向老人打探某“神医”诊所地址,然后假装好心,带上老人一同前往。途中,千方百计打探老人的信息,然后通知同伙。“神医”见到老人后,称其或者其家人将有病或有灾,必须作法消灾,利用老年人担心、迷信的心理诈骗财物。
    养生保健:骗子以社会组织举办活动的名义打电话,邀请老人参加“免费体检”或“义诊”,然后让所谓“专家”在现场进行保健养生讲座,趁机高价推销各类保健品。
    宣传投资项目:骗子先租下高档写字楼并精心装潢,然后虚构“投资项目”到处宣传。老人来咨询时,“专家”出场,讲解行业背景、市场走向,以高额利息诱惑老人投资。一旦老人投入大量资金,骗子便人间蒸发。
    网络诈骗:这一类诈骗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是利用了老年人对网络不熟悉的特点,实施诈骗。
    640.webp (2).jpg
    4、对策: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关心
    由于老年群体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年纪大、警惕性较差,犯罪分子比较容易得手。
    为防止老人上当受骗,子女应当多与老人沟通,最好是以案例说法,提高老人的辨别能力。
    此外,应给予老人更多陪伴和关心。以往案例显示,孤独感强的老人,因为精神空虚更易受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