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6869
- 积分
- 132
- 经验
- 个
- 金币
- 个
- 精华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我们对未来也充满期待,展望明天会更加的和谐,社会更加的安定,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1月6日,巴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这次的党代会对过去工作进行了回顾,也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整个巴中大范围片区的奋斗目标,涉及方方面面。
主要用四个关键词来解读,分别是“绿色城市”、“生态环境屏障”、“水务建设”和“强化要素保障”。
绿色城市
建成宜居宜业的绿色城镇体系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绿色城镇特色,提高规划品质、建设标准、管理水平,建成现代森林公园城市,不断增强居民舒适度和幸福感。
做优做美中心城区,巴城主城区要加快旧城改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突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休闲设施、停车场站、专业市场、城市地标建设;巴中经开区要加快产业聚集和创新创业,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同建,提高新区承载能力;恩阳新区加快绿色产业和文旅发展,提高承接老城人口和功能疏散能力,让“一城两翼”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南江、通江、平昌要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快建设重点镇、特色小镇,持续实施“巴山新居”工程,创建一批省级“四好村”。
《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提出,未来五年,我市将持续建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镇(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中心村”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形成以1个中心城市为核心,3个副中心城市为骨干、24个重点镇为节点、160个乡镇和200个中心村为基础,布局合理、形态适宜、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四级城镇体系。
展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1个市域中心城市——巴州城区、兴文新区、恩阳新区;
3个市域副中心城市——平昌县城、南江县城、通江县城;
24个重点镇和160个一般乡镇——鼎山镇、水宁寺镇、渔溪镇、柳林镇等
200个中心村——司城、七星寨、双宝、铁炉坝等。
生态环境屏障
建设全域生态环境屏障
提升绿色资源价值再造
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全市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九大绿化行动”和增彩添绿工程,林网、水网、路网同建,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造,形成道路两旁彩色走廊、山地丘陵生态屏障、河流两岸绿色绿带的全域生态格局。精心打造一批山地公园、湿地公园、景观水系、绿廊绿道,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规划》指出,未来五年全市将以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全省森林康养重要目的地、秦巴道地植物药源和富硒有机食品基地等三区两基地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区域,以大通江河-小通江河、南江河-神潭河-木门河、恩阳河、巴河等四大流域水土保持带及水生生物重要分布区为骨架,以6个自然保护区、1个湿地公园、5个森林公园、1个风景名胜区、1个地质公园等十四点(块)状分布的典型生态系统为重要单元,全面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水务建设
建成覆盖全域的综合水务体系
未来五年,全市将以建水库、保供水、治污水、防洪水、育水景为重点,基本解决供水、治污、防洪、灌溉等突出问题,初步建成配套完善的水务一体化体系。
加快建设骨干水利工程,建成红鱼洞、黄石盘等7座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江家口、青峪口等8座大中型水库,实现县县双水源供水、集镇稳定供水,解决农村71.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城区和建制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重点城镇堤防建设,整治完成384座病险水库,加强防洪预警预报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湖库水系,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深化水务工程产权制度和投融资改革,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水务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和多元化的水务投入保障机制,完成水务投资318.79亿元。
市水务局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从骨干水源、防洪减灾、生活用水保障、生态用水保障、生产用水保障等五大重点工程着力,加快建设水务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要素保障 积聚发展动能
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
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必须强化要素保障。未来五年,我市将紧紧围绕项目、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让更多的资源要素集聚,让发展效应不断叠加,决胜脱贫攻坚,建设“五彩巴中”,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未来五年,要坚定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绿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三产融合”,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围绕大农业,发展大工业、推动大旅游、走向大市场,抓住市场产品这一核心、打响绿色生态品牌、凸显全域产业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低碳循环的新型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巴中绿色产业群、产品群竞争力,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