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采访是新闻的风景,摄像是生活的缩影,记录是人生的象征,话筒是社会的风铃,用心感受,用爱聆听,用情传承,这就是记者的全部生活。
有危险的地方就有记者,有不平的地方就有记者,有新鲜事的地方就有记者......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迎来了第18个中国记者节,身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感到由衷的光荣与自豪。 当然,我们深深地明白,这种自豪感并不为节日而生,而是缘于记者这份肩负神圣使命的职业。
11月8日,中国第18个记者节。何为记者?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记者不在新闻现场就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发现美好,鞭挞不公,书写真相,你关注就是旺季,你略过就是淡季。此刻,向每一位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致以敬意。
“你这气质 一看就是搞新闻的” ↓↓↓
▼
他们皮肤暗淡无光
挂着浓重的黑眼圈
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
总是心事重重加班不停
仿佛有上千万的生意要谈
他们说
“就我这样
我妈已经对我的终身大事不抱幻想了”
▼
他们有轻重不一的强迫症
24小时不关机
时不时如触电似的抓起手机
生怕错过一条来信一通电话
常常为找不到选题而焦虑
反复批阅手机里成批的新闻账号
他们说
“要成功先发疯”
▼
他们像尊雕塑般长期久坐于案前
因而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
肩颈、腰椎僵硬疼痛症状
他们说
“一块钢筋砸下来
颈椎没事
钢筋碎了一地”
▼
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和普通人不一样
发稿哪怕慢了一秒
捶胸顿足!仰天长啸!!
如果七八点下班
他们说
“这是愉快滴不加班滴一天”
▼
他们看到一切文字
都会不自觉地去检查错别字
标点使用是否合规
遣词造句是否精确
会不会引起读者的歧义
他们说
“是‘地’!不是‘的’!
是‘得’!不是‘的’!!”
(掀桌子)
▼
他们在熬夜界是一把好手
嘲笑自己靠咖啡香烟“续命”
夜深了又到了灵感乱飞的时刻
写下去——停不下来
他们说
“我见过凌晨123456点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西安成都重庆石家庄……”
▼
他们对于节假日的理解
不是去哪里玩去哪里吃
而是怎么借势做新闻报道
真正休假时恨不得昭告天下
其实已经小心翼翼在旅行箱里
给笔记本电脑腾了位置
他们说
“我控制不住伸向电脑的手啊”
▼
他们的生活其实简单极了
倦了伤心了
就发朋友圈打趣自己一番
真的倦了伤心了
把苦咽进喉咙吞进肚里
他们说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
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何为新闻工作者
他们说
↓↓↓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记者,以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故事。在突发事件、灾难和战争现场,总有他们不惧危险冲向前线的身影;当公众利益受到损害,总有他们深入调查寻求真相;在偏远贫困地区也总有他们不畏艰难,报道基层最真实的一面…… △新闻工作者也属“高危职业”。早前调查显示,我国九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如此,2016年全球已有48名记者殉职,其中26人死于战争,18人死于谋杀,3人在执行危险报道任务时丧生,1人未作说明。据统计,2011年起,全球每年都有百余名记者及媒体工作者殉职。
白岩松·说 “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在中国新闻的历史中,有千千万万名记者奔跑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
记者,记着 ↓↓↓ ▼
他们做到了
不去看工资卡的余额
是否还付得起各种贷款
不在意日渐稀疏的头发
是否还遮得住头顶
不打扰因工作时差
还没来得及亲吻的宝宝
不理会为了包庇黑暗
而袭来的诱惑胁迫与暴力
▼
他们做到了
是观察者、记录者
也是参与者、改造者
背负向真相掘进的使命
拿起笔杆、键盘、话筒、摄像机
每一笔都成了
历史的追光
时代的注脚
前行的基石
▼
记者
记着初心
记着担当
记着坚守
记着作为
▼
记者
也请记着心疼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