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都说入乡随俗,看来风俗是以乡为单位的。开个玩笑,但是我国农村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差异极大,隔十里风俗不同的情况确实是存在。 都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是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有几样东西借了最好不要再换回去了,不然以后再借什么东西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一、轮椅/拐棍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卖车》当中,大忽悠是想尽办法将轮椅和拐棍卖给范厨师,硬是把范厨师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大忽悠为啥要卖拐?原话是这样说的: 高秀敏:这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谁买你那玩意儿啊? 赵本山:你废话,不卖了,做这副拐又搭工又搭料,一天一宿没睡觉,不做不赔了么? 拐棍、轮椅这东西都不常用,单独去买又划不来,很多时候都是找之前有的人家借。被借的人也会很乐意,认为是把晦气送走了,也不需要还。
这些东西都是病人或残疾人用的,还了物主还以为你在咒他。如果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可以给一些钱。 二、药罐子 许多村子里一共加起来都没几个药罐子,需要熬药都是相互借用,借了也不用还,哪家用完就放哪家。原因同上。另外药罐子用完,要放在家里比较显眼的位置,方便别人再来借用。如果实在要还,可在药罐子里放点小米,据说能去晦气。 三、丧葬用品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人走得急,十里八村的又买不到,就会问有的人家借。借棺材,借纸钱,借寿衣历朝历代都偶有发生,而且都是只借不用还。但香、蜡却是不能借的,自家香火岂能外借? 办白事向邻家借的座椅板凳也要贴上红纸才能还回去,称为挂红。而且不管红白事,刀、剪子、碗这些一般都是不能借的。 农村以前还有抬棺匠这个职业,以前抬棺用的灵杠,也有地方称为龙杠,希望叫这个名字能辟邪。灵杠一般来说一村一根,谁家用了就放谁家,千万不能还。 四、婴孩用品
主要是学步车、摇篮、衣服之类的。都说穿百家衣好养活,小孩子长得快,专门给他做衣服的话很快就不能穿了,学步车和摇篮也一样,都只用的了一时,但借了也是不能还的,送点米面粮油什么的表示感谢就可以了。一是还了别人也没用,二是一些地方认为这些东西还回来对自己的小孩是不好的。 五、借点油盐酱醋手纸什么的不用还
做饭的时候发现少点油,等去村口买回来锅都烧穿了,去邻居家借点来用就行,不用还,因为下次他很可能也会找你借的。 六、借扫帚可以不用还
有的地方认为有人来借扫帚,是把家里的扫把星给带走了,怎么会让你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