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开学季,谨防入学骗局
    返回列表
    查看: 19916|回复: 2
    收起左侧

    [话题] 开学季,谨防入学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6 1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考生和家长而言,进入一所理想学校就读可谓全家的头等大事,一些骗子利用了家长的这一心理设下种种骗局,一些家长则因此中招。



    伎俩1
    冒充学校官方发送木马短信链接
    李同学入学前手机收到短信内容写着:同学你好,这是你的入学体检报告结果,请安装【校迅通】(t.cn/R**9LOY)进行激活并查看。随后李同学用手机登陆该链接,按照提示操作安装,之后发现手机无法发出短信,还有之前收到银行交易记录短信全部被删除,立即拨打银行客服查询,发现银行卡内金额已分几笔被转走,这时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微信图片_20170826100356.jpg                     

    见招拆招
    不法分子会使用陌生手机号向当事人发送短信,冒充“校讯通”、学校班主任等,附上预设的网页链接诱骗当事人点击。当点进去后,就会自动在手机下载不法分子预先制作好的木马手机软件来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实施诈骗,或直接利用盗取的账户密码进行盗刷或转账。广大学生要提防钓鱼网站,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手机app软件,并请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

    伎俩2
    谎称有“特殊关系”,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沪就读
    快递公司同事马某慌称自己有熟人,只要花钱就能帮其子女在沪读书,先后以办理居住证、打点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缴纳学杂费等为由,骗取外地来沪务工的吴某夫妇3万余元,并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还玩起了“失踪”。
    微信图片_20170826100452.jpg

    见招拆招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入沪就读的需求明显增加,外地来沪人员其子女不符合入沪读书的前提下,以“代办入沪就读学”为名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屡屡发生。希望广大家长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因为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入沪就读事宜。
    伎俩3
    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高考前两个月,经人介绍,薛某与贺女士结识。在得知贺女士的女儿想去北京电影学院的事情后,薛某称能帮忙。为此,贺女士共送给薛某8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在薛某运作失败后,贺女士的女儿被一所普通高校录取。因事情一直没有结果,不堪贺女士的频繁催问,薛某开始“消失”不接电话,贺女士发现被骗。
    微信图片_20170826100408.jpg
    见招拆招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录取持续时间较长,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广大考生和家长切记不要相信声称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的说辞,以免被诈骗钱财。
    警方提示
    除了以上三类诈骗外,入学诈骗还有混淆文凭教育形式、虚设高校招生点、谎称发放奖学金等常见诈骗形式。实际上,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走偏门”、“走捷径”,考生和家长切不可轻信“只要肯多花钱,多少分都可以上名校”的论调,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最终钱财损失不说,还白白耽误了孩子入学的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现在好多骗子,通过网络骗取,什么补习班,补课那些都有骗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0: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所以出门在外还是多张一个心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