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平昌零距离 于 2016-12-18 12:04 编辑
“点滴凝聚大爱,平凡铸就不凡”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古书,一个拾荒老人,不仅自掏腰包上百万元购买5万余册图书,办起免费图书馆,还把珍贵典籍无偿捐赠给四川省图书馆,只为了却自己一生为之付出的心愿。
陈光伟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陈光伟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古书,他把书捐出来了却他一生的心愿。
12月16日上午,69岁的巴中恩阳老人陈光伟藏书捐赠仪式在省图书馆举行。老人无比欣慰地表示,“我把知识成功进行了传递!”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始终不忘初心。”
——陈光伟如此形容收集之路
“书本的最大价值就是能被需要的人阅读。”
——陈光伟的话让孙子陈新铭刻在心 陈光伟在整理他的图书 “这些书终于有了一个好归宿。曾经有收藏者要把我所有的书都买走,开价300万,我毫不犹豫拒绝了。如果纯粹为了钱,当初我也不会做这件事。”
自办图书馆20多年,藏书5万册,其中古籍约1600册,民国书刊约2000册,包括清乾隆五十一年的《阳宅三要》、清道光刻本的《史记注解》、清光绪版《康熙字典》。
如此庞大的藏书,常人看来,背后可能有极大的财力支撑。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一位巴中69岁的老农,36年靠拾荒一本一本积攒起来的。更让人敬佩的是,有人开价300万,想买走这位拾荒老农所有藏书,他拒绝了;却把珍藏的568种1166册线装书,无偿捐给了四川省图书馆。
12月16日上午,“拾荒之手开启知识之门”——陈光伟先生藏书捐赠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甘霖向陈光伟先生颁发收藏证书。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感谢陈光伟先生对四川文化事业的无私奉献,希望大家学习并弘扬先生这种深明大义、化私为公的高尚精神。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回赠了省图书馆编纂的《陈光伟捐赠书目》。
捐赠的古书
据介绍,陈光伟此次共向省图书馆无偿捐赠了1166册线装书和52册平装书。其中线装书大多为清中晚期刻本,涉及经、史、子、集诸类,尤以字书与医书为最,是比较珍贵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了19种不同版本的清末《康熙字典》与21种《字汇》,尤以清光绪版《康熙字典》最完整,而刻于清乾隆五十四年的《字汇》刊印较佳。这批图书还不乏有一定版本价值的古籍,如清乾隆五十一年的《阳宅三要》为此次捐赠藏书中最早的版本,清道光刻本《史记注解》书品较好,保存亦较完整。此外,医书以及具有地方刻书特色的文献也保存较好,清道光三十年四川巴州恩阳河飞鸾亭刻本《医方辨难大成》,临证各科兼备,辨析分明,至今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三种南充海清楼刻本《尔雅注疏》《礼记易读》,对研究地方刻书历史也具有保存价值及研究价值。
省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陈光伟的无私捐赠丰富了省图书馆的馆藏,实现了藏书价值的最大化。未来,省图书馆将对赠书进行修复,并开设陈光伟捐赠图书专架进行展览。
平凡的每一天,却铸就了一个不平凡的一生。陈光伟老人的大爱无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不平凡的事。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他用大爱谱写了时代的赞歌,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了生活,我们似乎都厮杀在生命的边缘,他就像一股清冽的河水静淌在我们的内心。陈光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无私奉献大无畏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