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论坛导航   平昌论坛   如何看待渐渐流行的“在家上学”,是好的吗?
    返回列表
    查看: 19608|回复: 2
    收起左侧

    [话题] 如何看待渐渐流行的“在家上学”,是好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3 1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过去,如果孩子不愿上学,家长只好软硬兼施逼其就范;现在,家长则多了一个选择——“在家上学”。最近几年,国人对“在家上学”的讨论越来越热,“在家上学”也从名人的偶尔为之变成了不少普通人的实践。什么是“在家上学”?它又应不应该被禁止呢?
          “在家上学”是指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不去学校,在家接受教育,由父母或家庭教师授课的受教育形式,小规模私塾、微型学校等形式都属于“在家上学”。

    中国“在家上学”的孩子总数不多,但增长很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在家上学”的孩子约2000人;今年2月,该研究院课题组的调查显示,2016年“在家上学”的孩子至少达约6000人。据调查者王佳佳副教授计算,自2013年初至2017年初,中国实践“在家上学”的人群规模年均增长约30%。

    然而,中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这表明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国家,并不包括公民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形;“在家上学”也难以满足《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方针、教育教学的诸多规定,因此严格来说,“在家上学”并不合法。在实践中,也有父母在家教学,法院判定其违法,让孩子返回学校的先例。

    在家上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很多州也规定,“在家上学”非法,但到了1993年,美国的50个州已全部承认“在家上学”合法。

    此后,美国“在家上学”的人数迅速增长。美国教育部发布的《美国家庭教育:2012》显示,美国在家上学的儿童从2003年的109.6万,增长到2012年的177.3万(占适龄儿童的3.4%),10年增长了68%,超过了此前的估计。

    “在家上学”获得公众的认可,和其教育质量较高有关。美国多项研究发现,“在家上学”的学生学业水平超过了接受公共教育的学生。如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标准化成就测试中(一项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测试),11739个“在家上学”的学生平均成绩比公立学校的学生高37分。

    在美国的SAT和ACT考试中(两者都是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俗称“美国高考”),“在家学习”学生的表现也不逊色。一项基于1999年分数的调查显示,在ACT考试中,“在家学习者”的英语和阅读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23.4分:20.5分和24.4分:21.4分),但数学成绩落后一些(20.4分:20.7分);不过,在SAT考试中,“在家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扳回一局(535分:511分)。

    “在家上学”的支持者认为,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看,他们已经大获全胜。“在家学习”的每个学生每年花费为500-600美元,而公立学校的学生花费为9000-10000美元,如果他们能获得政府的资助,“在家学习”学生的成绩优势会更明显。

    在社会化上,“在家上学”的学生也表现不俗。200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在家教育的儿童成人后,有71%参与社区服务活动,88%加入某一社会组织;而同龄的接受公共教育的儿童成年后,在这两项上的参与比例分别为37%和50%。

    在美国,什么样的家庭最爱“在家上学”?答案是中上等收入家庭。据美国能源署估算,年收入低于20000美元以下的贫困家庭,“在家上学”的比例为0.8%,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比例为1.6%。相比之下,年收入为2万至5万美元,比例为2.3%;年收入为5万至7万美元以及7万至10万的家庭比例最高,均为3.0%。

    目前,中国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也面临着差的中小学不想去,好的中小学去不了的窘境。最近,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指出,在有的拉美国家,好的高等教育是公立的,政府对这些机构采取高补贴或免费政策,社会中的优势群体先在私立中小学接受优质基础教育,继而获得优质低价的高等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弱势群体却接受着较低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很难获得好的高等教育机会。

    她认为,在中国的不少城市中,最好的初中学校几乎是民办学校的天下,家长中流行的是“初中不读民办,高中、大学就进民办”,优质的民办初中使公办初中逐渐沦为“鸡肋”,陷入尴尬境地,也是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离普通人越来越远的表现。

    有学者认为,要想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公立学校不断改革,满足高收入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改变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指标的学校评价体系;还有学者认为,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像日本和德国一样,尽快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

    如果短期内做不到,那么可考虑允许“在家上学”。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网上也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国外还不乏成熟的经验,中国家长“在家上学”的成果可能比美国家长的还好。

    你是否支持“在家上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3 14: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0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这也就是个探讨的问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1144 | 帖子:3万

    精彩推荐:下载手机客户端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827-62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