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09:05:55

英雄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彩 一-原35550部队十二连攻打1426高地战斗纪实


      1984年4月28日,我军在云南边防的麻栗坡县完成了收复老山的作战。从此,老山进入国人的视线,成为英雄之山,信仰之山!
      36年过去,老山不仅不被人遗忘,在那些曾经参战的官兵心中,更加清晰,更加神圣,更加令人难忘!
   云南边防35550部队十二连的官兵在配合老山作战中,完成了攻打1426高地的战斗,为主攻部队作战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426高地之战成为他们一生中引以为荣的战斗。
   云南边防35550部队十二连,1979年4月随部队从滇西进驻麻栗坡县,一直担负着中越边境的防守任务。1984年老山作战中,部队受命配合主攻部队收复老山,作出了十二连攻占1426高地的决定。
   1426高地位于麻栗坡县境内中越边境二段12号界与13号界之间距老山1. 5公里处的国界线骑线点上,海拔1426米(比老山高3. 8米), 由三个小高地组成。南北坡度在55度至70度,地形特点南陡北缓,植被多为竹林树木。该地区地形复杂,西能瞰制12号界、扣林山地区,东能保障老山翼侧安全,是老山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前侦察得知:1426高地由越军一个连防守,配置82迫击炮、苏式122冰爆式火箭炮、12. 7高机、重机枪等火器,连部设在反斜面-8号、13号高地。
   该敌主要担任保障老山翼侧安全,观察、监视、控制我军在二段12号界地域的动向。在1426高地东侧约100米处2个制高点上构筑有环形、半环形堑壕,有连接诸高地及通往越军纵深的交通壕和半永久性组合式、具有抗暴能力强的土木结构掩蔽部、拱形掩蔽部、暗堡等工事;设有众多高密度混合(苏制定向雷、越制压发雷、绊发雷、跳雷、手雷、应用地雷)雷场;在距主峰约500米处,便于通行的山脊上埋设部份警戒散雷组;辅以铁丝网、竹签,设置多层障碍,且种类多、密度大、范围广。
      越军在兵力部署上采取避实就虚、弃明占暗、 大纵深设防、多层设障、工事构筑多、真假明暗、高低结合等防御特点。
   根据敌情地形,结合作战任务,部队长和志光、政委李初、参谋长郭润等首长在给十二连下达作战命令时,给十二连配置了强有力的兵力火力。十二连除满编外,加强(配备)直属特务连工兵、侦察各一个班,营部电台,营机炮连82无后坐力炮一个班、重机枪两个班。
         受领任务后,指导员李兴达、连长甘贵华做了深入细致的战前动员,激发了全连指战员的参战热情。全连士气高昂,报国杀敌心齐,纷纷写决心书、挑战书、应战书、甚至是血书、遗书。   
      十二连在营的编成内行动,在十二连参战热情高涨之时,三营十连、十一连、机炮连等作为助攻部队和预备力量,积极作好参战准备,争打头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十二连干部战士的参战热情。1984年4月25日中午,在李代增营长、杨成礼教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十二连从驻地出征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顺利到达进攻出发阵地小地名叫磨刀石的地方。白天进行严密伪装,夜间秘密沿老朱梁、长岗岭山脊向12号界地区接敌,潜伏到敌前沿阵地。27日凌晨4时20分按部署先期与敌接触,一举攻占了12号界碑附近的7、8、11、15号高地,并昼夜抢修堑壕、掩体及猫耳洞。
      28日凌晨5时56分,随着老山拔点作战开始,3 发炮弹带着长长的火焰率先飞向敌阵,倾刻间我军百炮齐鸣,雨点般的炮弹直泻老山主峰。
   部队分散配置在各个点位的12门100迫击炮、6门152榴弹炮、6门160迫击炮、6门107火箭炮、以及本营配属的82迫击炮、82无后坐力炮等一同怒吼,一发发复仇的炮弹,一片片连天的炮火径直倾泻在1426高地上。呼啸的弹道声划过宇空,炮弹的火焰映红了整个高地,瞬间,1426高地变成了天地难分的火海。
   11时零9分,主攻部队下达命令:十二连一个加强排向1426高地抵进。
      11时20分。十二连副连长兼排长陆增平带领二排、加强重机班、82无后坐力炮班、工兵班、侦察组、电台等62人组成突击队,担任攻击任务,沿12号界至1426高地右侧已秘密开辟的通道直插 1426高地,一排、三排、火力排跟进,并随时做好增援突击队的战斗准备。
    炮兵又一次以猛烈的炮火覆盖,有力地支援十二连作战。
   14点20分,突击队尖刀班迅捷攻入敌第1道堑壕。
      17点10分,突击队全面攻占了1426高地主峰,与此同时,连指挥所及时跟进1426前沿指挥战斗。紧接着部队又下达了向-2、-3号高地进攻的命令。连队发扬我军连续作战,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即组织突击队向驻守在-2、-3号高地的越寇又一次发起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清-2、-3号高地的守敌。并在短时间内清理打扫战场,加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以防越军反扑。
    当突击队占领1426高地时,整个高地已炸成一片焦土,整个阵地上都是被我炮兵炸碎了的越军尸体和武器碎片,到处弥漫的是血腥味和火药味。
   此次战斗,共消耗82迫以上口径火炮弹药3500余发。据上级技侦部门通报,共毙敌42名,伤敌19名,其余溃逃往绥都方、1058高地一线。敌这个连的守军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20时,敌从达莫扣地域、1620高地方向,对我12号界一线发射了苏式122冰爆火箭弹及82迫击炮弹60余发。十二连在阵地加修工事顶住了敌人的炮火。
      29日18时30分,十二连又接到上级“迅速攻占-8号、13号高地、彻底铲除1426周边残敌”的命令。沉寂一时的老山右翼又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突击队的勇士们再显神威,在团炮火掩护的同时,一排在破开的竹子上捆绑炸药,为突击队顺利出击开辟通路,扫清障碍。团炮火停了,一排开劈通路的爆炸声停了,山间又恢复了往常的宁静。此时,一支26人的神密小分队带着神圣的使命出发了。副连长兼排长陆增平走在队伍的前头,他拔出冲锋枪通条当探雷针,一边小心翼翼地探着地雷,一边观察前面的动向,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四班长熊焰、机枪手赵光荣紧跟其后,六班战士兼通讯员张家怀身背电话单机和被复线位于第四,全排人员左手拉着被复线,按战斗序列,沿着近约60度至75 度左右的陡坡、弯弯曲曲的越军交通壕边沿小路依次跟进。他们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平时练就的过硬的军事本领、顽强的战斗作风,在夜幕和炮火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推进。临近拂晓,他们突然向越军连指挥所发起进攻,打得越军措手不及,敌人根本料想不到我军会乘胜追击,剿杀其连指挥所老巢。
   30日凌晨6时,二排利用偷袭强攻相结合的战术突袭成功,一举攻占-8号、13号高地,端掉了越军驻扎在1426 高地的连指挥所,缴获枪榴弹12枚,手榴弹70余枚,部份文件、书信、教材、密语,及一行军锅越军尚未来得及吃的米饭,三块下杂肉煮沸的肉汤,一行军锅酸菜。坑道中办公桌上还亮着一盏敌人用玻璃瓶自制的闪着微弱光亮的煤油灯。它见证了越军溃不成军、惨遭失败的历史时刻。最终,突击队以牺牲2人,负伤5人的代价,完全彻底干净消灭了驻守在1426高地的越军,转入防御作战。
   几个月的坚守,全连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做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顶住了越军千余发炮弹的进攻,1426高地始终固若金汤。此战涌现出了“活着的滚雷英雄”龙伟、排雷英雄何志文等一大批英勇善战,攻必克、守必固,舍生忘死守疆土,不争功名,不计个人得失的无名英雄,胜利完成了保障老山右翼安全的艰巨任务,为老山整体作战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90年2月,十二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戍边英雄连"荣誉称号!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09:08:25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09:09:14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09:10:17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09:10:46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09:11:19



时不我与的哀愁 发表于 2020-4-21 09:29:36

英雄事迹先不说   一场战役你能写这么多篇文章真的是很了不起了!

一直往南方开 发表于 2020-4-21 10:44:03

这个老辈子肯定以前是干文书的嘛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11:15:48

时不我与的哀愁 发表于 2020-04-21 09:29
英雄事迹先不说   一场战役你能写这么多篇文章  真的是很了不起了!

内心的感奋!

军旅十八年 发表于 2020-4-21 11:16:24

一直往南方开 发表于 2020-04-21 10:44
这个老辈子肯定以前是干文书的嘛

受英雄所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雄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彩 一-原35550部队十二连攻打1426高地战斗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