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六字诀”全力支持平昌企业稳岗共渡难关
“延”长社保申报期 疫情期间,准许全县405家未能按时办理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和缴费申报等业务的参保企业在疫情结束3个月内申请补办,且对参保企业和职工不加收滞纳金和利息,不影响参保职工个人权益记录。
“缓”交当期社会保险费 对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难以在2020年12月31日前足额缴纳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的参保企业予以缓缴,缓缴期限原则上自欠费之月起不超过6个月。对延长申报缴费期又享受缓缴政策的参保企业,疫情期间企业应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最长可延至疫情解除后的第九个月缴纳。目前有缓缴诉求的企业429家,其中已提交缓缴申请的企业有165家。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继续按16%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1年4月30日,失业保险总费率按1%执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暂不上浮。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仍按照2019年的50%执行,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4000万元。
阶段性减“免”社保费 免征全县429家中小微参保企业2月至6月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经测算,可为全县企业减免保险费3290.15万元,其中养老3072.51万元、失业128.02万元,工伤89.62万元。
“保”障企业用工 整合县、乡、村三级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力量,扎实开展农民工返岗意愿调查,巡访农民工12.8万人次;与域外劳务基地、农民工工作站密切联系,确定开工复工时间,做好用工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共发放招聘简章和疫情防控知识等宣传资料0.8万份,协助农民工开展健康体检5.6万余人次,组织农民工有序输出4万多人。实施援企稳岗“春风行动”,组建5个工作组,开展“送政策、送温暖进企业”活动,实地走访县域重点企业、市县重点项目32家,全面了解企业开工复工时间、用工缺口及培训需求,对星光工业园、电商园等30余家中小企业实行用工需求台账式管理,落实“就业服务专员”。利用川蜀快讯、四川省公共招聘网、平昌发布、平昌零距离等平台发布企业用工信息10000余条,为农民工特别是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乡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提供线上多渠道求职择业机会。
落实相关“补”贴 认真贯彻落实疫情期间就业援企政策,扎实做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吸纳就业奖补公共就业服务补助等申报指导、资料收集、审核呈报及兑现等工作。截至目前,已兑现吸纳就业奖补42家58.7万元,完成35家企业吸纳就业奖补资料审核呈报工作;指导10余家企业完善稳岗补贴申报,其中江口醇酒业已提交稳岗返还资料,涉及补贴资金175万元。
这是好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