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能止渴】大学时有一篇英语课
【望梅能止渴】大学时有一篇英语课文,讲的是:人去医院看病,总要拿点药走才安心。但医生发现病人有的时候需要的并不是真正的药物,而是吃药带来的安心——我已经吃过药了,不久就会好的。所以,医生就会给患者开一些“安慰剂”。安慰剂是一种没有任何效果的药,只能给人心灵抚慰,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病魔的信念。患者在这样的鼓励下,也就能更快的好起来。实际上,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可以治疗生理上的小病痛,还能治疗一些精神上的疾病,燃起我们对生活的信心!
2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学生带到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说:“你们前面有座小桥,你们走过去,千万不要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不要紧,下面不过是有一点水而已。”同学们听完,利索地走了过去。而后,弗洛姆打开一盏灯,透过灯光可以看见桥底下不仅有水,还有几条凶猛的鳄鱼!同学们吓了一跳,连忙往后退。弗洛姆说:“现在你们走回来。”这一次再没有人敢上桥。弗洛姆开导说:“你们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
许久,才有一个学生鼓起勇气走上桥,却心惊胆战,磨磨蹭蹭,花的时间是原先的一倍。而另一个学生则趴在桥上,抱着桥面爬过来,其他学生仍在原地哆嗦。于是弗洛姆又打开了一盏灯,这时大家才发现,鳄鱼上方还有一层网。弗洛姆说:“这下你们敢过来了吗?”学生还是犹豫不决,问他:“这网结实吗?”弗洛姆笑了笑,说:“这桥你们都走过,其实并不难走,但为什么现在却走不过来了呢?因为鳄鱼把你们吓坏了,你们失去了平静的心态,自乱了阵脚,以至于迈不开步来。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心态了吧?”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阻碍自己前行的,并不是眼前的网,而是心里自我束缚的网!这让我想起那句谚语: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起初我们不怕蛇,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当我们被蛇咬了过后,对它有了认知,从而一见到它大脑就发出危险的信号,促使我们马上远离它。这就是长期心里暗示带给我们的条件反射。
同理,如果我们常常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那当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就会第一时间想到退缩,这种心理的障碍会使得我们在出发前就输了;而经常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的人,眼中看事都不再是事儿,从而敢去闯去搏,当我们迈出步子的时候,就完成了成功的一半。
3
积极的心理暗示,小到可以让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大到可以拯救自己的生命,乃至挽救一只军队、一个国家。 5.12汶川地震中,一个名叫乐刘会的女孩在废墟中困了75个小时后,终于获救。72小时是国际上公认的震后“黄金救援时间”,理论上是震后生命存活的最后期限。乐刘会可以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在接受采访时,非常坚强地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活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来救我的!”
是的,一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来救我的”,就是给了身体一个积极的暗示,它激发了身体的潜能,在身体撑到极限时,告诉身体:再坚持一下,我们就能活下去。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当我们不自弃时,老天都没权力放弃我们!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仗,途径荒原百里,没有任何水源。将士们长途跋涉,干渴难忍,好些士兵都晕倒了。曹操灵机一动,对士兵说:“前面有一片梅林,翻过那座山就有吃不完的梅子!”士兵们一听到梅子,想到那酸甜的味道,都不由得流出了口水,突然有了力气,奋力前进。最后找到了水源,获得了生机,但根本没有发现什么梅林。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多么的强大,它能让人在绝境之中犹见希望,能让人在黑暗中犹见曙光,最后等来黎明。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而我要告诉你:你信什么,就有什么!
4
行为心理学家丹尼斯威特利在《铸就赢家的心理品质》中写道:提高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平时的优点大声的复述给自己听。他提议我们,经常鼓励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我能做到”……这样能大大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在布满荆棘的路上,愈挫愈勇,闯出一片天地。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宝莲灯》中,有一句台词,年少不解其中意,读懂已是过来人。沉香问:“大圣,宝莲灯的灯芯被我舅舅毁了,你能帮我重新点燃它吗?”悟空答:“人无心则死,灯无芯则灭,心在人中,灯在心中,人心不死,灯芯怎么会灭?”这个问题,我留给自己,也留给你们。
感觉你在水经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