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刻薄
有一个小孩子,走斑马线过马路,车辆纷纷停了下来
那个小孩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对着车辆鞠了一躬
咱们纷纷感叹,
哎呀,这小孩真可爱,真懂礼貌~
然而道理都懂的我们,
在公司,有保洁人员替我们收垃圾在家里,有外卖师傅替我们淋雨送饭
我们有时却连个谢谢都没说
或许你会质疑:
那是他们的义务啊我为什么要说谢谢? ?
哦那请问,
那些给小孩让路的司机师傅,
难道没有义务在斑马线前停车吗??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连说句谢谢都变得如此斤斤计较了? ?
因为出差的缘故,
我住在公司附近的酒店
有时候因为前天画画到深夜,
第二天通常起得比较晚
这就影响酒店服务人员日常打扫房间了
有一次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公司,打地阿姨刚好敲门问我能不能打扫
那是他们的义务啊我为什么要说谢谢? ?
哦那请问,
那些给小孩让路的司机师傅,
难道没有义务在斑马线前停车吗??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连说句谢谢都变得如此斤斤计较了? ?
因为出差的缘故,
我住在公司附近的酒店
有时候因为前^ 天画画到深夜,
第二天通常起得比较晚
这就影响酒店服务人员日常打扫房间了
有一次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公司,打地阿姨刚好敲门]问我能不能打扫
我这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
这是对方的职责,
我也付了钱,
所以不必对他礼貌了?
当我看到同层的部分旅客对待这位阿姨
冷淡稍加斥责的态度时,
我隐隐觉得,
好吧,他们是消费者
并且真的把自己当上帝了
我联想到了不久前的一一个投票:
到底该不该和外卖小哥说谢谢?
很多人选择了
.不说。
理由是,因为我掏钱了,我不欠他的
这让我很诧异
礼貌什么时候变成了消费者的筹码了? ?
当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外卖和快递这种服务产业
早已彻彻底底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也似乎很痴迷这种等价服务:
你给我提供了价值20元的服务,
我给你付了20元
很多人就会认为
此时的我就不应该向你说个谢谢了
难道必须要对方提供价值21元的服务,
我才值得说这个谢谢吗?
其实有时候细细去想,礼貌虽然不属于公民义务,
但属于道德规范
小孩子走斑马线过马路,懂得向为自已让道的司机鞠躬
那些看到这一幕的司机,心里该是多么温暖啊
可能这一路的疲惫都消除了
然后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分享给亲朋好友
我们也总会说,
那些服务人员是不容易的,
他们辛苦了一天,有时候会变得很急躁
要懂得理解他们
可是我们依然能看到不少人,
辛苦了一天,
还能够做到耐心而客气地处理业务完全看不出ta因为忙碌而浮躁
礼貌从来不是等价交换的筹码,而是人与人尊重的表达形式
收到对方的一~句谢谢,看到对方友善的眼神,
怎么样都会心情更好一些
现在的我们,学会了如何亭受权益懂得了用“投诉”来保护自我利益有些人却连最基本的礼貌都忘记了
别说是给对方一个友善的眼神,
我们刻薄起来,
甚至可以用“投诉”和“举报”
作为威胁的方式
然后我们的后代,学到的更多的是,制约服务者的手段。
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
从家庭的层面来说,
父母让孩子从小养成礼貌的习惯这是很多道德规范的基础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
人与人之间懂得说句谢谢也是情商和气质的一种表现
我在新加坡留学多年,按照当地的习惯
无论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
从来都是要礼貌地互相问好,说谢谢
海外华人把华人的道德规范传播得很好,
我们作为礼仪之邦,就更不应该落后了
当然,不论怎样
你都有你拒绝说谢谢的权利
我并不打击你我仅仅表达一已之见
我会鼓励大家说谢谢
哪怕只是让那个外卖小哥心中暖,
让那个保洁阿姨会心一笑,
我今天都是有意义的
(完)
我是对待保洁,外卖小哥等底层的人更家尊重,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没有贵贱之分! 每个行业都是服务行业,都应该值得被尊重,不要吝啬一句谢谢,虽然很简短,但是也会无形之中给人一种鼓励http://m.pcljl.com/public/emotion/face_019.p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