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2019年阳春4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亲友休假游览峨眉山和乐山。本来我分别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已经对这两个地方"到此一游"了,但我三岁多的孙子听其名不知其实哭着闹着想要同行,我不能给他摘天上的星星,于是我满足了三岁多的孙子的好奇。
我们于4月8日从成都坐高铁到峨眉山市,一个多小时就在目的地的报国寺一处酒店住下,下午慕拜报国寺。参观了报国寺寺庙,观看了报国寺壁语。
9日早早地坐大巴车去雷洞坪,一个多小时车程之后再坐索道去了金顶。现在的索道像中巴车大小一次可坐数十人,不到三五分钟到顶。那天天气特好,金顶阳光高照,佛光闪耀。只是气侯时冷时热,阳光照时,身上暖和,雾遮阳光雪风吹在脸上尚觉寒冷。游览结束,下午步行一个多小时梯步下山至雷洞坪,坐车回报国寺再转车去了乐山大佛。
第三天即4月10日,买票从东方佛都进乐山大佛先看睡佛,又看洞窖佛文化,再从大佛景区东门买票观赏了乐山大佛坐佛。观赏了乐山大佛,我只会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乐山佛教世界之最。下午从乐山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回到了成都。
这次游历,最大的收获,滿足了孙子的好奇,我也对佛文化加深了一点点了解。但这里文化太深奥,所以我都不敢写点什么。还有就是与我"边防钢七连"别离三十多年的连队一老战友相见,他盛宴款待了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脚肚太累。带着不会走梯步的孙子,峨眉山下山一个多小时的梯步加上整个步行,回来三天了脚肚还痛。看来是年纪大了,看来是游历少了,还应该多走走,多看看,大千世界,奇妙多多!
峨眉山风景区,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受四海信士的敬仰,是四川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E-mei Mountain 亦作Mount Emei,在四川盆地西南部,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它是著名的佛道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华藏寺),佛事频繁。据传为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之称。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气候特点
峨眉山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
峨眉景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气候特征。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葱郁、风爽泉清,气温与平原无大差异,早晚略添衣着即可。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气温已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备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顶为高山区,人行云中,风寒雨骤,气温比山下报国寺等处低约10℃左右。山上为游客准备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峨眉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山下被称为"阳间",山上被称为"阴间"。积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条界线的位置。因此,游人在金顶时时常会听见雷声,但只有"阳间"在下雨,"阴间"不会下雨。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景区介绍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余公里。它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上千尊石刻塑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诗词选登:五绝·乐山大佛李祚忠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再游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2019年阳春4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亲友休假游览峨眉山和乐山。本来我分别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已经对这两个地方"到此一游"了,但我三岁多的孙子听其名不知其实哭着闹着想要同行,我不能给他摘天上的星星,于是我满足了三岁多的孙子的好奇。
我们于4月8日从成都坐高铁到峨眉山市,一个多小时就在目的地的报国寺一处酒店住下,下午慕拜报国寺。参观了报国寺寺庙,观看了报国寺壁语。
9日早早地坐大巴车去雷洞坪,一个多小时车程之后再坐索道去了金顶。现在的索道像中巴车大小一次可坐数十人,不到三五分钟到顶。那天天气特好,金顶阳光高照,佛光闪耀。只是气侯时冷时热,阳光照时,身上暖和,雾遮阳光雪风吹在脸上尚觉寒冷。游览结束,下午步行一个多小时梯步下山至雷洞坪,坐车回报国寺再转车去了乐山大佛。
第三天即4月10日,买票从东方佛都进乐山大佛先看睡佛,又看洞窖佛文化,再从大佛景区东门买票观赏了乐山大佛坐佛。观赏了乐山大佛,我只会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乐山佛教世界之最。下午从乐山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回到了成都。
这次游历,最大的收获,滿足了孙子的好奇,我也对佛文化加深了一点点了解。但这里文化太深奥,所以我都不敢写点什么。还有就是与我"边防钢七连"别离三十多年的连队一老战友相见,他盛宴款待了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脚肚太累。带着不会走梯步的孙子,峨眉山下山一个多小时的梯步加上整个步行,回来三天了脚肚还痛。看来是年纪大了,看来是游历少了,还应该多走走,多看看,大千世界,奇妙多多!
峨眉山风景区,屹立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受四海信士的敬仰,是四川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E-mei Mountain 亦作Mount Emei,在四川盆地西南部,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它是著名的佛道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华藏寺),佛事频繁。据传为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之称。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气候特点
峨眉山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
峨眉景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气候特征。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葱郁、风爽泉清,气温与平原无大差异,早晚略添衣着即可。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气温已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备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顶为高山区,人行云中,风寒雨骤,气温比山下报国寺等处低约10℃左右。山上为游客准备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峨眉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山下被称为"阳间",山上被称为"阴间"。积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条界线的位置。因此,游人在金顶时时常会听见雷声,但只有"阳间"在下雨,"阴间"不会下雨。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景区介绍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余公里。它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上千尊石刻塑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诗词选登:五绝·乐山大佛李祚忠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亲,这边建议您下次发帖直接放图就行了哦! 到处都百度得到的资料没必要放上来啊 平昌范冰冰 发表于 2019-04-13 16:58
亲,这边建议您下次发帖直接放图就行了哦! 到处都百度得到的资料没必要放上来啊
要得。 2019年阳春4月,春光明媚,风和日丽。
我亲友休假游览峨眉山和乐山。本来我已经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两次对这两个地方"到此一游"了,但我三岁多的孙子听其名不知其实哭着闹着想要同行,我不能给他摘天上的星星,于是退休闲賦的我满足了三岁多的孙子的好奇。
我们于4月8日从成都坐高铁到峨眉山市,一个多小时就在目的地的报国寺附近一酒店住下,下午慕拜报国寺。
报国寺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买票进去,票价不贵,单张八元。但我对那里的佛教文化懂之甚少,看到别人又是烧香又是叩头,自己却不知所措。在殿堂里仰望了佛像,就走向门外,生怕有不敬之处。殿堂外面一侧的墙壁,贴了数十幅佛教语录,我倒是觉得很有哲理,于是便有些兴趣。我一时不便读完,便用手机相机拍了一些。
9日早早地坐大巴车去雷洞坪,我们在购买大巴车票时就购买了门票,人平250元(门票应该是180元)。一个多小时车程之后步行约半小时再坐索道去了金顶。索道票价上行65元,下行55元,可以根据情况单独购买。现在的索道像中巴车大小一次可乘数十人,全是站立。可能索道只有数百米,不到三五分钟时间就运送到达。在索道时的山坡路段,大雾笼罩。透过索道只能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
下得索道,在经过较为平坦的步道后,还要经过短距离的下行才能通往到达金顶的宽阔的石梯。在这段距离上,可以看到地上零星的尚未融化的雪堆,看到被霜雪冻死的树枝以及不畏霜雪傲立的雪松。
峨眉山天气多变,到达去金顶的石梯天气瞬间变好,金顶阳光普照,佛光闪耀。慕拜的人手持香柱,虔诚登梯,还有信徒一步一叩、三步一叩登顶。只是雾罩断断续续,气侯时冷时热。阳光照来,身上暖和,雾遮丽日雪风吹在脸上尚有寒意,带着小孩随时注意着穿脱衣服。而我在这已近3000米的海拔登高,三十多年前的国防身体而今已多次修补,大脑已有不适反映,不敢行动太速,不敢过于激动。
游览结束已过中午时分,我们未乘索道下行,步行一个多小时梯步到雷洞坪再坐大巴回报国寺,转车去了乐山大佛。
第三天即4月10日,买票从东方佛都进乐山大佛景区先看睡佛,又看洞窖佛文化,再从大佛景区东门买票观赏了乐山大佛坐佛。
睡佛在绿树草丛的半山坡上,亲友请的导游讲解,我忙着照相也未听懂,东方佛都主要由山上的佛雕佛塔和洞窑内的佛雕组成,汇集了东南亚及中国大部分佛教文化。
乐山大佛坐佛,靠山面水。我们从栈道下去由上而下观赏。栈道很陡,曲曲折折;游人很多,一个挨着一个。只能小心翼翼慢慢移动着下去。
我们站在大佛的脚下,看到高达71米的巨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只会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乐山大佛世界之最。
结束乐山的旅行,我们下午从乐山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回到了成都。
这次游历,最大的收获,滿足了孙子的好奇,我也对佛教文化加深了一点点了解。但这里文化太深奥,所以我都不敢展开写点什么。还有就是与我"边防钢七连"别离三十多年的连队一老战友相见,他盛宴款待了我。其次最大的感觉就是脚肚太累。带着不会走梯步的孙子,峨眉山下山近两个小时的梯步加上整个步行,回来三天了脚肚还痛。看来是年纪大了,看来是游历少了,还应该多走走,多看看,大千世界,奇妙多多!
金婚庆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