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子 发表于 2019-2-19 11:11:08

爱的奉献“现实版” ,平昌这些爱心妈妈们谱写最美篇章!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歌唱家韦唯曾经一首《爱的奉献》唱响祖国大江南北,深情的演唱感人至深,令人泪目。就是这首歌激励着现实中人们的爱心,他(她)们不惜付出,默默无闻。平昌县同州街道办事处易浩英、杜红梅、蒋道平、夏茂青、文建珍等是一群乐于奉献的普通女性,以无私“母爱”倾情温暖困境青少年,使他们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被誉为最美“爱心妈妈”。她们的善举得到了国家、省、市关工委领导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爱心温暖困境儿童       同州街道办事处“掌管”着几乎整个县城,辖区20多万人口。范围之大,人口状况复杂,特别是“五失”青少年较多,其中困境儿童占一定比例。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关心关爱失亲、困境儿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四个纳入”、“四个到位”、“五个融入”,开创了“三位一体”关爱格局,同时建立困境儿童成长档案,常态化推进关爱工作。
      2012年10月,街道办事处文化街社区易浩英主动与困境儿童余沐柳结为“母女”,翻开了新的一页,引起强烈反响。在她的感召下,涌现出了杜红梅、蒋道平、夏茂青、文建珍等9名女性做起了“爱心妈妈”。她们动真情、献真爱、真付出、用爱心去关怀、用热心去温暖、用慈心去感化、用善心去教育、用智慧去启迪、用成功去激励。如今,孤儿余沐柳已读初三;困境青少年罗于川考取大学;李子律、陈虹霖、谢青青等上高中;罗子煜、孟子轩、张艺馨等孩子读小学,学习努力,表现良好。
      可喜的是,有了易浩英、杜红梅、夏茂青、文建珍她们这些榜样,同州街道的“爱心妈妈”不断增多,现已发展到有80人的“爱心妈妈”团队,使更多困境儿童享受了“母爱”;不仅如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带头垂范,兼任困境儿童“代理家长”,现在“代理家长”也已有181人;还有80位老人、34位老年妇女当起“爱心爷爷”和“爱心婆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通过关爱困境青少年,让他们走出阴影,立志成才,报效国家。


      2016年10月19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一行深入基层视察关工工作时来到平昌,当听到“爱心妈妈”的事迹后高度赞赏,接见了她们并亲切地一一握手,还高兴地与她们合影留念。2015年以来,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先后4次到平昌指导关工工作,3次和同州街道走访慰问这些“爱心妈妈”。她们的事迹还被多家报刊(网站)采访报道。




“爱心妈妈”背后的故事          其实,“爱心妈妈”背后的动人故事却很少人知道。春节伊始,笔者采访了易浩英、蒋道平、夏茂青、文建珍等几位“爱心妈妈”。的确,她们付出的不止是爱心,更多的是操心操劳还有辛酸,值得敬佩赞扬。                        
         易浩英是文化街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012年,当她发现孤儿余沐柳后,十分心疼,毅然决定接到家中和自己的子女一起生活。小沐柳12岁时因与养父无户籍且超过读书年龄不能入学,易浩英多方奔走,通过社区多次与县民政、公安部门沟通协调,办理户籍和养父的收养手续。后来,将余沐柳列为集中供养孤儿,安排到了坦溪镇敬老院食宿,在坦溪小学插班读书。
         离坦溪镇有了一段距离,易浩英总是放心不下,每周末夫妻二人都要把沐柳接回家团聚,用炽热的母爱,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还与坦溪小学校长、班主任、敬老院负责人建立爱心互动电话,随时掌握学习、生活等情况,需要什么立即办好送去学校。




       尽管家境不是很宽绰,一大家子靠她和爱人每月不足4000元工资收入维持生活,易浩英每年要花几千元为余沐柳购置换季衣物及书包、笔盒等学习用品。每年过生日不是接回家,就是去学校陪她过,每月零花钱、电话费、过大年压岁钱,享受的“待遇”比自己孩子还高。她说余沐柳已完全融入了她的家庭,和她有难以割舍的“母女”情。
       7年来,易浩英辅导她做家庭作业,教她学习生活中的礼仪常识,讲卫生、讲礼貌、讲规矩,想方设法给她增加营养补身体,还带她参加各种聚会和社会活动,用最纯洁、最真挚、最慈爱的语言与她交流,打开了她自卑孤僻的心结,变得活泼开朗。如今17岁的余沐柳很有自信,善于交流,学习兴趣和成绩不断提高。
       2018年5月30日,余沐柳向张中伟爷爷写信汇报了学习情况,7月20日,张中伟在给余沐柳回信中希望她做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听党话、跟党走、懂感恩的新时代好学生,并赠送了《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大词典》。
       现在街道办龙王庙社区工作的将道平,原在华严社区任党支部副书记,期间,她与社区困境女孩陈虹霖结下了难解之缘,关心她学习、生活,让她在困境中得到了帮助,从家庭阴影中走了出来。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蒋道平了解到社区一个情况非常特殊的家庭,四代人四个姓氏且三代都只有女性,因为丈夫早早去世。这个家庭便是陈虹霖家,她父亲陈某年纪轻轻就抛下妻子和膝下两个年幼的女儿撒手人寰。当时除了70多岁奶奶,还有90多岁高龄的曾祖母健在,其妻没文化又无职无业,全家5口人陷入了极度困境。
       蒋道平立即赶到陈家,只见陈某妻子两眼发呆,两位老人以泪洗面,两个小女孩更是无助,眼前的事实令蒋道平惊讶、悲痛,禁不住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当时,她女儿正上大学家里也比较紧巴,但看到陈虹霖家确实可怜,谁见了也不忍心,于是她决定帮助照顾陈虹霖。此后,她每学期都要买些学习用品及衣物去看望陈虹霖,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专门把陈虹霖带出去玩,开阔她的眼界,时间一长情同母女。
       就这样,蒋道平做起了陈虹霖的“爱心妈妈”,每当去看望陈虹霖时叫她“蒋妈妈”叫得比蜜甜,总有说不完的话。陈虹霖也时常去蒋道平家玩,有什么心里话、悄悄话都给她“蒋妈妈”说。现在17岁的陈虹霖在平昌博雅中学上高二,蒋道平每月资助300元。她表示她要照顾陈虹霖直到她自食其力为止。
      既献“爱心妈妈”之心就尽“爱心妈妈”之责。这是街道办汉王庙社区文建珍做“爱心妈妈”的准则。据了解,她担当孤童小女孩张艺馨爱心妈妈已有六个年头。
      几年来,文建珍关怀一个毫无血缘关系幼小的艺馨胜似亲骨肉。她说想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而艺馨只能呆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边,加上两位老人收入甚微十分困难,小艺馨太可怜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8年5月,小艺馨患上了严重的鼻炎症,身体虚弱,经常感冒发高烧,有时还抽风和休克,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多方诊治总不见效。文建珍急了,决定送到重庆儿科医院去治疗,她通过熟人在重庆儿童专科医院联系挂了号。在医院为孩子办好入院手续及检查完身体,确定能做手术后,叫艺馨爷爷奶奶在医院护理,自己才匆匆返回上班。由于治疗及时,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看到艺馨天真开心的样子,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
      每学期开学那天,文建珍都要送孩子去报名,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有关艺馨学习和表现等情况,同时请求老师多关照这个可怜的孩子。她还为小艺馨递交了困难学生救助申请,争取到学校给她解决一定的困难学生救助资金。




          2018年春节临近时,文建珍给小艺馨家争取了临时困难救助资金500元。过年别人家孩子有新衣穿,她专门把小艺馨带到服装店花了800多元,让她自己挑选了喜欢的羽绒服还有鞋子裤子。春节期间,她把小艺馨接到自己家里和她的孩子一起愉快地过春节,弥补小艺馨亲情的缺失。
         文建珍告诉笔者,在她的情感深处,小艺馨已是她的女儿,牵挂她,关爱她责无旁贷。无论今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她都不会舍弃小艺馨。
         华严社区第五网格员现年48岁的夏茂青,可谓有颗慈母之心,自2013年开始用“母爱”浇灌困境幼童罗子煜。现在,子煜已8岁。      罗子煜父母离异,母亲苟玲远在他乡另谋生路,父亲没工作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罗子煜同祖父母一起住在姑姑家,祖母又患癌症,无法对罗子煜更多照顾。2013年3月祖母病故后,夏茂青便做了罗子煜的“爱心妈妈”,接送上幼儿园的小子煜,对他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关爱,购置书包、衣服,随时注重孩子个人卫生。
         2015年春季,夏茂青了解到罗子煜生母回到了平昌,她找到罗子煜母亲,通过苦口婆心做工作,与罗家祖孙三代互动调和,终于让罗子煜生母回心转意与其父亲复婚,使得罗家破镜重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7年10月,夏茂青又了解到在她负责的网格内就读华严小学三年级的孙玉婷,父亲因重病死亡,出生才11个月的她被生母李某狼心抛下离家出走音信全无。孙玉婷只好随年迈还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祖父母居住在新华街姑姑家生活。可姑母已经离异又无工作,加上也有两小孩,根本无力供养,全靠祖父母的养老金维持生活相当困难。夏茂青见此情景于心不忍,又做了小玉婷的“爱心妈妈”。




         夏茂青用“母亲”的责任,秋季入学时,她掏腰包购买了书包带上小玉婷去学校报名缴了书籍费、保险费、学杂费。她还与班主任交换意见,要求对小玉婷予以关心。几年来,她每年给小玉婷购置衣服、学习用品、生活费、春节压岁钱至少3000元左右。
         在夏茂青帮助下,孙玉婷被纳入困境儿童进行帮扶,享受困境儿童的优惠政策。现在,小玉婷很懂事,学习成绩较好,上学回家还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全家人都说小玉婷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对于夏茂青用“母爱”温暖小玉婷,她的祖父母万分感动,有道不尽谢意。
来源:同州街道办事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的奉献“现实版” ,平昌这些爱心妈妈们谱写最美篇章!